券商為了讓更多 散戶投資人 也能參與借錢買賣
而發明「借錢融資」和「借錢融券」兩種買賣的 遊戲規則
所以它不算是金融借錢商品,而是一種買賣的方式
借錢融資:
預期他會漲,所以先借錢來買股票
上市:自備款 4 成,借你 6 成的錢
上櫃:自備款 5 成,借你 5 成的錢
不過實際上如果你要買 10 元個股票,
不能這 10 元都由券商出
自己要出 40% 也就是 4 元,
券商幫你出 6 元
借錢融券:
預期他會跌,
所以先借一張股票拿來賣,
等它跌了我買一張還你
付 9 成的保證金,
保證未來一定有錢
買一張來還給券商
借錢融資融券不一定好,為甚麼?
第一:借錢槓桿讓你賺得快 賠得也快
例如:用借錢融資買上市股票,
自備款 4 成( 40%)。
也就是只要 40 塊,
就能買到 100 塊的股票。
股價漲 1 塊,也就是漲了 1%,
但你只用 40 塊就賺 1 塊,
所以對你而言報酬率是 2.5%
相反地,股票跌 1%,
融資戶卻會賠 2.5%
第二:無形殺手–手續費,吃光你賺的錢
買賣任何股票都要繳手續費,
借錢融資融券也不例外
所以股價不只要漲,
還要漲得『夠多』借錢融資才會賺錢
相反的如果是借錢融券,
也要跌得『夠慘』借錢融券才會賺錢
第三:斷頭風險
賠錢到一定程度強迫你借錢融資賣出或融券補回
舉個例子來說
我自己出 4 元,
券商先借你 6 元買股票
但如果今天股價沒有漲
還跌了,跌到 6 元
意思就是說
你把自己出的 4 元賠光了
你想說那我就一直放著
等它漲回來了在賣掉?
但是不行
在你把自己出的自備借錢款賠掉時
券商就會強迫你把它賣掉,
這就叫做融資斷頭
融券也是相同的道理
你預期他回跌結果反而往上漲時
你就會賠錢
借錢賠錢到一定程度
券商就會強制要你借錢融券補回
第四:軋空行情
當股票漲得很高的時候,
借錢融券的人因為預測反了就會開始賠錢
漲越多就會有越多人想借錢融券補回,
趕快買一張股票還券商
要不然只怕它會越漲越高
但是借錢融券補回其實就是買股票
所以又會再把股價再推高
讓投資人不知道該怎麼停損,
最後以斷頭結局收場
在除權息前會強制你立刻還它股票
當公司要除權息和股東會前
會要求之前有借錢融券
借股票先賣的一定要買回還券商
但借錢融券補回就是買股票還給他
股價又會再度被炒高
而且常常這時大戶將股價推升,
逼迫你以更高的價格買回股票,
造成放空的投資人虧損,
這就是常見的軋空行情。
高報酬必然伴隨著高風險,
一般而言,
老一輩的人都建議股市新手不要借錢買股票,
也不要認為股票莫名其妙的漲而隨意借錢融券。
因此建議投資人操作前先了解借錢融資券的規則,
以及借錢融資券背後所透露的訊息,
再好好使用借錢融資券也不遲噢!
